新闻中心

吴旗县委县政府执政为民办实事写实

  吴旗县委、县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维的高度动身,结实建立全面、和谐、可继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部心系大众,全部为了大众,全部以大众的利益为底子动身点和落脚点,赢得了广大人民大众的支持和信任。

  吴旗县地处细长的川道,城市规模受地舆条件所限,背街冷巷、沟道很多,有2万多大众居住在山体以上及背街冷巷里,占到了县城总人口的三分之二,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整修,居民深受行路难、吃水难、入厕难、倒废物之苦,这不只成为大众反映最激烈的“热难点”问题,也成为历届党委、政府所要面临和处理的头等大事。2003年头,新一届吴旗县委、县政府慎重许诺,要下决心整治背街冷巷,改动这儿的日子条件。上一年县上共出资了800万元,先后改造硬化小区巷道9条,修废物台24个,建公厕19所,给山体以上居民接通了自来水,整理排污、排洪渠1900米,完全改进了当地大众的日子环境。家住政府沟的市民王耀平激动地说,我在沟里日子了30多年,由于条件太差,受不了这份罪,常有搬家的计划,现在看来,假如其时搬出去的话非懊悔不行。曩昔沟里一院当地,4000元都没人要,现在可值钱哩,这都是县上为老百姓造的福啊!咱们商量着要给薛书记送一个“积德行善”匾,可薛书记再三拒绝了。

  背街冷巷的改造,仅仅吴旗县为大众办实事谋利益的一个旁边面,在更大的层面上,吴旗县将城市建造放在改进大众人居环境、显示人文关心、提高城市档次的高度,大手笔规划县城建造,2003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城市建造资金近15亿元,施行城市建造项目63项,新增景观灯60盏,地灯1052个,更换了3座大桥护栏,新修公交站牌87个,新建了集美化、休闲、文娱为一体的吴起、洛源、长征等广场,新建大型归纳商场4处,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到31.56%,宣扬橱窗、广告栏、废物桶、果皮箱等辅佐设备一应俱全,县城归纳功用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建起员工住宅楼500多套,使一部分无房住的干部大众住进了宽阔亮堂的高楼。

  从2003年起,吴旗县财务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着力在良种改进、快速育肥、疫病防治、畜产品商场、羊子圈舍、打草机具等方面全力扶持。2003年以优惠政策引入并建成了年可加工牧草3万吨的延河、紫瑞两家大型草产品加工出售企业。上一年已收买农人剩下牧草2.6万多吨,为全县农人人均增收117元。上一年县上还采纳政府补助资金的方法,对羊子施行保护价收买,圆方集团公司专门建立羊子购销队,巡回各村庄上门收买羊子,现金兑付,完全打消了大众种草养羊的顾忌。

  吴旗县还不断加大村庄路途、农田建造、移民搬家、扶贫帮困、通电照明等方面的财物金额的投入,减免村庄税费,逐渐让公共财务的阳光照射到村庄。仅2004年向农业投注资金打破亿元,新修村庄四级沙石路12条183公里,新增农田2.32万亩,新建淤地坝28座,水窖1338个,打土井610眼,搬家安顿贫困户341户1606人,新建和改造10KV农电线公里,拉通石油井区、砖厂等企业专线户农人的用电问题,每年可为农人减轻用电担负100余万元。

  吴旗县委、县政府紧跟年代脚步,把老百姓满足不满足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尺”,从教育强根底、医疗增设备、工作扩途径方面下手,在处理大众上学与就医、工作“三难”中,倾力构建“八型”政府。2003年,全县投入2900万元,用于改进教育根底设备,其间拿出100余万元,对全县百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进行了重奖。采纳“邻村并校”的方法,出资500多万元,撤并扩建32所村庄小学。出资20多万元,为100所村庄小学建起了100多套沼气池和人饮水窖,还专门拿出6万元购进了158套保温桶和241台饮水机,一次性发放到全县202所村庄小学。为县一中、县二中新建了公寓餐饮楼、教学楼、实验楼,处理了县城5所中小学的供暖问题。上一年,由县政府出资8000多万元的吴旗高级中学又开工建筑,将来可处理4000多名学生的上学问题,老百姓称之为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

  一起,吴旗县先后争取到国债项目、加拿大帮助项目等8个项目1000余万元资金,建筑了县医院归纳办公楼、门诊楼和疾控中心,建立了“120”急救中心,出资280万元置办了一台美国GE公司螺旋CT机;出资300多万元,将抛弃十多年的长庆油田员工医院改建为吴旗县第三人民医院;出资500多万元,逐渐对12个城镇的卫生院做改造及设备置办。针对氟病区大众施行了“甘露工程”和降氟改水工程,全县改水率占到50%。现在,该县各类医疗机构增加到215个,覆盖率到达100%,处理了大众就医难的问题。

  为了扩展工作途径,使下岗员工完成再工作,县政府牵头将亏本的动物药厂、副食厂、农业机械厂等企业并入福利厂,组成起了延安圆方集团公司,安顿充裕人员500多名;组织515名大中专毕业生、特困员工子女和复转武士到县钻采公司工作。县上还根据商场需求,举办了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烹饪等技术训练班10余期,训练750人,使劳务输出总量到达8000多人。县供销社接近关闭,60多名员工靠政府救助保持日子。县上在进行城市建造中,在供销社旧址上新建起金海驰归纳商场,分给每个员工两间门面房。仅租借门面房,每人每月也能收入1000多元。用相同的方法,救活了县运送公司、县粮油加工厂、副食公司等单位,使200多户城市居民不再为日子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