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垃圾分类并非“热”在形式而是“热”在更高追求

  自七月份以来,社会各界对上海市强制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展开了热烈讨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对垃圾分类的看法。

  首先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有限性会制约我国的长远发展,我们既要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下一代负责。而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提高国民环保意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并且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垃圾4亿吨左右,更甚的是每年垃圾产量增速在8%。如此庞大的垃圾量,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恐怕963.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都不够存放产生的垃圾。

  最后,垃圾分类是有效处理垃圾的科学管理方法,城市生活产生的垃圾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有害垃圾,比如医疗垃圾和废电池等;第二类是易腐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以及农产品生疏瓜果等易腐垃圾;第三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等。而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能够将有害的无用的垃圾在成本最低、损害最小的情况下有效处理,能循环利用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资源效用最大化。

  第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总理首次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于该文件是指导性文件,加之处理垃圾企业不多,环保意识薄弱,并没取得理想成效。

  第二阶段为试点探索(2000-2015年)。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凸显,国家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等城市试点垃圾分类收集,广州借鉴台湾经验,上海学习德国、美国、日本经验,初步形成由政府监督,第三方企业负责垃圾分类收运工作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垃圾分类的效果开始显现,仅在2014-2015年期间,已回收废玻璃2416吨、废木材 1502吨、废塑胶 1400吨、废碎布 8 万吨,大幅度的降低了环境保护的压力。

  第三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一种原因是国家格外的重视,2016年6月国家发布《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9月又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12月习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此阶段不同于此前的建议性法规,而是强调强制垃圾分类。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46 个强制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中,有26 个城市已完成垃圾分类地方立法,力争2020 年底,基本能够形成垃圾分类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另一方面是在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外观、宣传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垃圾分化更加细致,更有明确的目的性,人工智能也被运用到垃圾分类中去,宣传上互联网+的形式逐步盛行,手机 APP可不定时向居民推送各种垃圾分类信息。以杭州为例,自实施垃圾分类收集以来,当地垃圾投放率从 15%变成了 75%,投放正确率从 40%提高到 82%。

  虽然垃圾分类取得了一定的短暂性成效,环保意识开始成为人类讨论的热点并付诸行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足,有哪些国家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学习借鉴,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垃圾问题呢?

  就全球垃圾分类现状,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慢慢进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熟的阶段。其中不得不提到两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德国和日本。这两个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国家,垃圾分类已经取得成效,我们大家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上摸索我们自己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日本经验:日本的垃圾分类极其细致,不同垃圾须按规定时间、规定包装和方式投放。日本将废弃物分成一般废弃物、产业废弃物和有毒有害废弃物三大类,生活垃圾则属于一般废弃物。生活垃圾分类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四种类别,每个类别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成若干个小项目。由于分类细致,日本垃圾分类效果明显,据统计,日本每年废弃的家用电器重量达60万吨,回收利用率为50%至60%。

  德国经验:1991年德国通过了《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厂商和分销商对其产品包装全面负责。19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奠定了德国垃圾回收的总体基调,谁污染谁治理。在法律支持下,德国建立了“双向回收系统”。在敦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德国采取“连坐式”的惩罚措施,如果一个区域垃圾投放不合规,将集体受罚,或被提高垃圾管理费用等等,德国通过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已经从15%提高到将近70%。

  我们知道每年环境污染会让一个地区或国家的GDP增长损失2.1%-7.7%,而日本和德国垃圾循环利用达到惊人的60%-70%,从而我们大家可以推断,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之后,将给GDP带来1%-3%的增长。而达成这样的成果日本用了27年,德国花费了40年,而我国真正开展垃圾分类至今也就二十个年头,只要我们正视问题,科学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必定硕果累累。

  生活无处不惊喜,与人为善,必将受到大家的善待,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也是这一个道理。对于垃圾分类我们的出发点或许是最高效、最低成本的解决城市垃圾对环境的威胁,而随着垃圾分类处理的深入,我们大家可以清晰的发现无形之中形成一个产业反哺我们的经济。

  在国家大举提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以及上海试点实施以来,垃圾分类的产业链小幅有别于传统垃圾处置产业链。即前端环卫公司将参与分类运营(设备供应类);中端分类运输带动专项车辆需求(工程技术服务类);后端干湿处理释放厨余设备需求和提升处置企业垃圾发电效率(投资运营类)。

  前端产业:垃圾分类的前端是设备供应类企业,其主要是做垃圾处理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在垃圾分类政策推动下,垃圾收转设备和服务需求预估在2019--2020年间达到442亿。

  中端产业:中端即为工程类企业,主要为运营企业或下游公司可以提供服务或技术咨询。垃圾收集转运领域的主要市场拓展空间集中于垃圾收转车、中转站及相应预处理设备和垃圾分类服务上。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对湿垃圾的处理目标,则2019--2020年的处理增量就能带来约235辆新增收转车的需求,若在2020年以前全国46个试点城市全部推广,根据不同城市人口量级所对应的餐厨垃圾收转车需求市场亦有望达到17.25亿元。

  终端产业:终端总指投资运营类企业,专门从事固废处理投资、生产运营业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几大细分市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堆肥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垃圾填埋气体利用市场、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与运营市场、大型垃圾处理转运站建设与运营市场、垃圾分类收运市场等,我们大家可以乐观的预期,随着这些产业的升级,在处理垃圾的同时也将为我国的经济做贡献。

  通过本文的整体分析,智库认为我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已确定进入了新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协作相结合的新兴模式,辅以互联网+技术,我国将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中国模式。

  近期的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点,我们大家都认为并不是“热”在新规、新模式或者新难度上,而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更高级别、更高层次生活水平的追求。我们大家可以更加自豪的说随着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强势执行,在政治上,有利于践行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在满足我们这一代人发展的同时,为我们下一代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条件。在环境上,有助于缓解垃圾对环境能够造成的压力,给咱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文化上,强化以及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的素质和修养;经济上,形成垃圾处理产业反哺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在社會上,提高生活素养的同时,推动中华文明的逐步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