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校园宣传栏

新闻中心

地名资讯2021年1月下

  根据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局、省文物局、省地方志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工作的通知》(民地字〔2014〕142号),今年全省继续开展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申报认定工作。依据民政部《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标准,在经过县(市、区)级申报、市级审查推荐基础上,经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省地方志研究院审核,认定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候选名单,现予公示(名单附后)。

  近年来,在沙坪坝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有力指导下,沙坪坝区民政局等多部门配合,各镇街联动,全链条发力,多环节把控,区划地名管理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管理、方便群众生活、传承历史背景和文化等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取得较好成效。

  “我们主要做好了‘三篇文章’。”沙坪坝区民政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第一篇文章是“把握立足点,依法依规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2020年是《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施行的第一年。沙坪坝区严格依法依规,紧扣节点步骤,高效完成土主镇撤镇设街道和2个空挂村撤村工作,为保障换届选举工作、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沙坪坝区民政局计划再用3个月时间完成区划调整后的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等调整,各类信息变更到位,工作资料整理归档,并形成一套可供参考的工作规范。

  作为重庆的老城区,沙坪坝区内各镇街边界渊源深厚、犬牙交错,“飞地”“插花地”比比皆是,争议地块众多。为从根本上破解争议、化解矛盾、提高效能,沙坪坝区将勘界工作作为突破点,推动各镇街责任落实、职权明晰。

  2018年,沙坪坝区率先在全市启动勘定辖区镇(街)行政区域界线工作。随后,沙坪坝区民政局从始至终坚持与镇街“在一线、在一起”,明确工作专班,责任落实到人,针对勘界过程中发现的争议点,采用片区会、座谈会、现场协调会、点对点交流等多种方式协商解决,共召开协商会议56次,解决争议点100余个,拔除“飞地”70余块。

  2020年8月,沙坪坝区全面完成26个镇街(含高新区三街一镇)勘界工作,形成一套准确反映镇街行政区域界线实地走向的文件、地图等成果资料,此举为行政效能提升、居民生活便利、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切实担负起地名文化保护传承的历史责任,沙坪坝区由部门搭台、镇街唱戏、群众参与,挖掘特色地名故事、理清历史文脉,回应“从哪里来”的问题,明确“到何处去”的方向,激发起群众对本地文化的深刻认同与强烈自信。

  沙坪坝区充分的利用辖区内高校多、知识分子多的资源优势,积极组建由高校教授、中小学教师、地方文化人士、媒体工作者、规划专家、档案管理者、修志工作者等组成的地名专家组,在地名规划、命名、保护等工作中充分的发挥“智囊”作用。

  在沙坪坝区,历时3个月举办的“故里故事”活动深受市民追捧。该活动突出“溯地名、理文脉、展新篇”的主线,采取拍视频、讲故事等方式,各镇街一把手亲自上阵“晒地名”,通过挖掘特色地名、讲述人文故事、展示发展成就、描绘未来蓝图,展示沙坪坝区直管的22个镇街的地名故事,记录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变迁,展现沙坪坝城市形象。活动期间,各级媒体平台总推稿达到400余条,总浏览量近1000万人次。

  如今,沙坪坝区集合22个镇街共66部小视频、微电影精彩作品,推出了《故里故事》专属图册、纪念笔等文创产品,通过实体巡展、户外LED展播等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同时,积极向市民政局推选申报沙坪坝历史保护地名30条,其中5条被纳入“重庆市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形成区级历史保护地名113条。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区划地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沙坪坝区民政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下一步,沙坪坝区将逐步提升法治建设能力,创新工作方法,继续主动探索,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区划地名服务,为建设“科创智核、开放高地、文化名城、美丽都市”的沙坪坝作出更大贡献。

  为推进永安市地名管理工作,1月14日永安市民政局组织城区4个街道民政办和25个社区经办人员进行地名工作业务培训。培训会上组织学习了《福建省地名管理办法》《永安市楼门牌编制工作基本知识》等法规和业务知识。会议还邀请了负责永安市新版门牌系统开发的工程师为经办人员详细讲解门牌证管理系统和门牌系统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流程。经办人员通过和系统工程师的沟通交流,解决了系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高门牌证办理时效。

  横峰县葛源镇是方志敏等革命先烈建立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中心,闽浙(皖)赣旧址群慢慢的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以来,横峰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组织精干人员组成横峰地名故事编写组,深入乡村、走访乡贤,查考史志,搜集、整理地名故事,抢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诠释横峰地名的来历和意蕴,着力传承横峰文化、宣传横峰形象、推动横峰旅游发展,助力新农村建设,打造“明媚的花园”。

  《横峰县地名故事》编写组共收集了横峰县100个地名故事,一村一故事,有印记鲜明的古代文化遗迹,如《白石塱》《崇山》;有宣扬革命红色文化,如《红军桥》《列宁公园》《红场》等;有展现新时期人民群众新创造的文化故事,如《仁和夏阳》《好客王家》等。

  《横峰县地名故事》一书出版后,横峰县民政局为扩大地名故事书的作用与影响,先后通过向文教部门、学校开展地名故事书捐赠仪式,举办《横峰县地名故事》读书会和《横峰县地名故事》进基层活动。

  方志敏烈士曾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写道“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正是在《可爱的中国》精神指引下,横峰人民大力挖掘历史背景和文化源泉,使之服务新时代的发展,围绕“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理念,倾力秀美乡村建设,使得全县每个乡村都变成了“明媚的花园”。

  如今,横峰的秀美乡村已经成了江西省的一面旗帜,吸引着全国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地名故事不仅丰富了横峰乡村旅游的内涵,还能更好地帮助游客解读景点的文化内涵,增添旅客的游兴和情趣,加深旅客的美好记忆。

  北宋大文豪苏轼谪居的那个“黄州”,如今已名为湖北黄冈市。近日,有人建议,将黄冈市更名(或恢复)为黄州市,让这座千年古城重新焕发光彩。

  1月15日,湖北省黄冈市进入2021年“两会时间”。据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报道,在两会期间,黄冈市政协委员张国明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提出了上述建议,他从3个方面介绍了将黄冈市更名的原因。

  张国明表示,从历史沿革来看,公元579年,北周改南司州为黄州,黄州之名始存,此后一直称为黄州。明初设立黄州府,并将原来与黄州府同级的蕲州府一并归入黄州府管辖,此后直至清朝,黄州府辖有黄冈、罗田、麻城、广济、黄梅、黄安、黄陂、蕲州、蕲水等地。由此能够看出,历史上的黄州府所辖范围包含了现今黄冈市的全部行政区域。

  从人文历史上看,他认为,黄州能够说是蜚声中外,名人辈出。众所周知,历史上众多名家大师都曾与黄州结下不解之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此外,还有杜牧、孟珙、于成龙等名家皆曾在黄州任职,杨守敬、张文潜等名流也曾寄居黄州,他们都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名家大师共同为黄州打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张国明介绍,1996年11月,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2010年11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两座历史古城因此重新焕发生机。同样,黄州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恢复其历史名称,可以说是民心之所向,发展之机遇,顺势而可为。

  “此外,近些年,黄冈市一直在主打东坡文化牌,从赤壁公园的改造、遗爱湖公园的建设,无不体现出东坡文化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就是黄州的文化软实力。所以我建议将黄冈市更名(或恢复)为黄州市。”他说。

  记者注意到,民间早有“黄冈更名黄州”的讨论。在荆楚网所办论坛“东湖社区”上,早在2017年就有网友提出“黄冈市更名黄州市的重要性”,不少人认为“黄州更有历史渊源”。

  “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2017年就曾发文总结湖北省内一些地名的变更。例如,湖北天门市最早叫“竟陵”,武穴市此前曾用“广济”之名,仙桃市此前名为“沔阳”,蒲圻县则改名为如今的赤壁。

  该文章称,“一个地名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一个地名就是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每个地名都有它独特的来历。但由于各种缘由,有些地方进行了改名,有的地方改名后则名气更响,也有的地方改名后,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近年来,一些地方城市更名或恢复旧称的呼声络绎不绝。比如,从1987年徽州改名黄山市后,关于地名之争一直延续到现在。

  1998年4月,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在《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发表了《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2016年,借着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契机,李辉再一次撰文呼吁恢复徽州地名,在《人民日报》撰写评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李辉写道,一个历史悠远长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

  关注徽州历史背景和文化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屡次通过各级两会平台,表达他们祈盼徽州复名的心声。

  记者日前从湖州市市民政局获悉,在浙江省省民政厅公布的第二批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 地名文化遗产名单中,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洛舍镇东衡村3个古村落入选,加上此前第一批入选的德清县新市镇,目前全市共有1个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3个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

  据了解,评审认定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 地名文化遗产,是浙江省基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完善地名文化遗产分级分类保护机制,落实“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妥善处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行政区划变更等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弘扬优秀地名文化,讲好浙江故事。此次共认定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10个、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15个。

  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以打造“数字地名”为统领,全方面提升了地名管理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实施流程再造。将地名命名更名审批时限压缩为5个工作日,建立跨部门预先告知制度,主动告知办理《标准地名证书》的有关要求,避免群众因拟命名不当而导致多跑腿。

  统一管理标准。城市新建大型建筑物,由主建单位在立项规划前向地名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核材料、现场勘验并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核发《标准地名证书》,2020年以来发放《标准地名证书》11件。

  优化管理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由第三方负责地名标志牌的日常维护,民政部门负责地名标志牌设置指导和日常监管,节约财政支出、提升工作效能。

  打造数字地名。依托城市管理数字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地名”服务系统,第一时间完成对道路标牌的检查,全市城区1184条道路街巷及63条镇驻地道路全部设置道路标牌,村庄标识牌、村名碑、村庄街巷标志牌基本实现全覆盖。

  打造平安边界。邹城市周边与8个县市区搭界,界线万余名居民。针对界线长、涉边村镇多的情况,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主动与毗邻县沟通,加强联合勘测,建立平安联创、经济联发、文化联谊、公益联做、生态联建“五位一体”边界联动机制,推动边界地区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神童门、尚书坊、温岭街、当街井、淋头街、红楼路、乌龙岙、洪武尖……这些有意思的台州温岭地名背后有什么故事?最近,温岭市民政局编的《地名里的温岭记忆》一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这是温岭市民政局继2018年底编印《兹地太平——温岭地名故事》后,推出的又一地名文化研究成果。

  温岭地处浙东南沿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明成化五年,从黄岩县割太平、繁昌、方岩三乡和灵山乡一都之地分立太平县,成化十二年,再从乐清县割山门乡、玉环乡两乡六都之地。民国三年(1914),因国内有安徽、四川、山西、江苏等省五县皆名“太平县”,便改名为温岭县。1994年2月18日,温岭撤县设市。

  温岭虽然建县历史不长,但也有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遗产,《兹地太平——温岭地名故事》就介绍了该市16个镇(街道)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些地名来历,受到了读者欢迎。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地名文化”的文件精神,为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温岭、认识温岭,2020年6月,温岭市民政局举办“温岭地名故事”征稿活动,同时与温岭市教育局联合举办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同主题征文活动。征文启事刊发后,得到了广大作者的积极响应和温岭市文联、温岭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温岭市作家协会、温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全力支持,共收到社会各界人士应征作品101篇(加上中小学生组则共有400多篇)。其中,社会组评出一等奖作品1篇,即江永夫创作的《松门红楼路:唱响一个时代》,二等奖作品3篇,三等奖作品5篇,优秀奖作品20篇。

  《地名里的温岭记忆》此书即以此次征文(包括社会组和中小学生组)为主体,增辑了其他一些有关温岭地名文化、民俗风情方面的文章,全书分“地名漫谈”“地理古迹”“地方习俗”“地舆纵览”四部分,从地名文化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温岭地域文化特色,读来饶有趣味。

  据悉,由温岭市民政局编的《温岭市地名志》也将于近期交付出版,此书将成为继1988年《温岭县地名志》出版后出版的又一部温岭地名志。

  近日,汕头市民政局召开《汕头市澄海区地名志》审核情况反馈会,对《汕头市澄海区地名志》提出了书面完善、修改意见和建议。地名志是全面记载一定行政区域内各类地名历史与现状的一类专志,它对全面反映当地地名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据悉,澄海区自2018年启动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工作以来,区民政局落实编纂资金和编纂专家,启动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纂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确保《汕头市澄海区地名志》的编纂质量,更好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澄海区民政局组织编纂专家,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法规文件要求,明确地名志编纂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体例编目、编写内容、编写要求、插图要求,以及书名、出版、质量等要求,并落实多位地名编纂专家,开展《汕头市澄海区地名志》编纂工作。

  书稿完稿后,澄海区民政局及时做好地名志每个词条内容的分级审核、征求意见、评议研讨等工作,并根据相关要求,经澄海区地方志办公室审查验收合格后,上报汕头市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委会审查。

  为加强地名管理,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根据《地名管理条例》《海南省地名管理办法》《海口市城市道路命名导则》等相关规定,现对2020年第二批全市新建城市道路、建筑物做命名,具体方案如下:

  因瓦灶下洋片区棚改,现规划与原规划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原有部分小街小巷名称消失,部分道路名称的规划路线有偏差,现以此次道路命名为准。

  5.振兴南路:南起国兴大道,北至海府二横路,南北走向,长510米,宽16米。

  1.长滨八路:南起长滨西五街,北至长滨西一街,南北走向,长980米,宽25米。

  2.站前路:南起火车站足球场,北至粤海铁路海口火车站招待所(铁路小区),南北走向,长700米,宽12米。

  3.站前北路:东起粤海大道,西至粤铁站前路,东西走向,长501米,宽25米。

  4.站前南路:东起粤海大道,西至粤铁站前路,东西走向,长501米,宽25米。

  5.长耀路:南起长源二街,北至长源一街,南北走向,长283米,宽25米。

  南京市将举行首批红色地名摄影大赛,爱好摄影的市民均可参与。从南京市地名协会获悉,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南京市民政局会同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退伍军人事务局,按照“首创性、引领性、地域性、影响力”原则,研究遴选出22条红色地名,已向社会公布。据悉,佳作获奖后将在南京市文化馆展出。

  南京市地名协会负责的人介绍,红色地名作品既要展现革命发生地的今日风貌,又要体现历史遗存,运用昼拍、夜拍、航拍等多种摄影艺术手法突出主题,体现红色地名历久弥新的革命历程的强大文化内涵。应征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自行为作品起名并标注拍摄参数、时间、作者等。不能PS,不得翻拍作品,参赛作品涉侵权问题,概由作者本人负责,获奖作品主办方有使用权;全部作品不退还,请作者做好备份。

  参赛作品将由专家评审,选出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优秀奖若干名,奖金各200元。

  评选结果将在南京市地名公共服务网上公布:(南京市民政局)、(城市地名网)。

  作品采用JPEG和RAW格式各一份;每幅作品不低于1200万像素,尺寸不少于4MB。每幅作品需注明真实姓名+标题+联系方式,可发至电子邮箱,也可以U盘拷贝送到玄武区长江后街5号1幢202室(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

  近日,绍兴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电视电话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召开,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孟志军主持,副市长陈德洪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吴绍庆,市民政局党委委员、二级调研员徐月军,市级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区、县(市)政府分管负责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参会。

  会上,吴绍庆汇报了全市地名管理工作情况,介绍了市地名委员会近年工作的主要做法,有一定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各区、县(市)分管负责人、市级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围绕本地、本单位地名管理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交流发言。

  陈德洪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指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政府主管、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的总要求,各司其职,在地名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为便利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陈德洪强调,要逐步发挥市地名委员会作用,推动地名管理工作。一是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要高质量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地名标志设置,让地名更好地发挥地理信息的作用,还要不断发掘地名文化,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用绍兴地名赓续绍兴文脉,为绍兴市率先走出市域现代化发展之路助力。二是要明确职责,推动形成地名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完善体制机制,依靠制度明确职责;要强化责任落实,依靠制度管人管事;要加强协同配合,依靠制度形成合力。三是要强化保障,认真落实地名管理工作的各项举措。逐步加强人员力量配备,进一步发挥督查作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陈德洪要求,各区、县(市)要参照市里的做法,及时健全组织、明确本级地名委员会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辖区内的地名管理工作。各地、各单位要加强源头把握、规范命名、清理整治和科学管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为民服务理念,更实的工作作风和举措,以抓好群众身边小事,撬动助力“四个率先”的实现,努力为“重要窗口”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民在城东出行要注意了,你所熟悉的一些路名牌上的地名已发生了变化,比如“银屏路”就改成了“淮浦街”。近日,记者从瑶海区园林绿管中心市政处获悉,多部门联手对辖区内在建和管养道路道路指示牌、路名牌存在的地名标注不规范、名称错误问题按照备案标准地名逐个进行整改。

  连日来,身穿“瑶海市政”字样工作服的管养人员,正站在登高车上修改道路指示牌上不规范的地名。目前,瑶海区多条道路指示牌、路名牌上的地名重新修改了,“银屏路”变为“淮浦街”,“长临路”变为“慈湖路”,“龙塘路”变为“铁花路”……

  银屏路所在区域,古称淮浦巷,是庐阳八景之一“淮浦春融”的所在地。2015年,瑶海区将银屏街定位为“瑶海生态历史背景和文化第一街”开建,因此银屏路改名为“淮浦街”,能更准确地体现这片区域的历史人文底蕴,留下乡愁记忆。

  “本次改名的道路,主要是和合肥的历史渊源、时代发展及地理方位等有关,进一步符合现实需要,方便市民认知和出行。”有关人员介绍。

  作为瑶海区园林绿管中心市政处牵头开展的道路指示牌、路名牌不规范地名整治行动,此次是由瑶海民政、交警、住建等多个部门联合进行 。

  市政处根据《瑶海区地名摸底排查表》对辖区内在建和管养道路道路指示牌、路名牌存在的地名标注不规范、名称错误问题按照备案标准地名逐个整改,对破损、模糊的图文符号来更换。自去年12月以来,共整改道路指示牌80个、路名牌35个。

  下一步,辖区指示牌上的复兴路将改为泾县路、柳荫塘路改为炳炎路、红旗路改为天井湖路……共15个不规范地名还计划做修改更新。整改后,将更加有助于净化东部城区的地名环境、规范地名文化管理。

  地名是城市的名片,体现了城市文明程度。在持续开展不规范地名整治工作的同时,市政处将对城区各类标牌进行一次梳理检查,对破损的各类交通标牌将及时维护更新,为市民出行指出明确行车路线。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了《阜阳市地图》和《阜阳市城区图》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印刷,近日将向社会提供新版地图,尤其是城区图同老版地图相比。

  今年首次编制标准地图《阜阳市地图》和《阜阳市城区图》编制工作于2020年12月份基本完成,系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首次编制城市地图,预计往后每两年更新一次。

  “打通求知路断头路,提升鹭湖片区道路交互与通行微循环”“加快社区文体设施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地名也是城市软实力,建议加强地名的梳理”……

  1月24日下午,在区政协一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中,第一讨论组(观湖)的区政协委员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交通、文体设施等各方面工作说出自己的心声,谈出自己的感受。区政协委员们一致认为,区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务实,干货满满,而且多次提到“让人民满意”,让人民对龙华的未来充满期待。区政协主席钟荫腾参加分组讨论。

  “我非常赞同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大慢行系统建设力度,有效解决观澜大道等道路拥堵、翠安路等道路人车混行问题,打通7条以上断头路和5个以上拥堵点’这一方面工作内容。”区政协委员刘日和表示,目前,观澜大道已纳入改扩建计划,4车道变成6—8车道。建成后,将极大的提升观澜大道通行能力。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在改扩建中注重沿线两侧的景观提升,将其打造成一条生态景观大道。

  区政协委员何玉昌也关注到了交通问题,他表示,鹭湖片区聚集了仁山智水等大量商住小区,居民数量已达2万多人。密集的人口给交通带来压力。他建议,尽快打通求知路这一断头路,既可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也将有效带动整个鹭湖新城的发展。另外,平安路也是断头路,是贯穿观澜的北部大动脉。他建议将平安路延伸到平湖,打通与平湖的交通瓶颈,解决龙华北片区出行难问题。

  区政协委员孟宏表示,龙华油松以北的民治片区交通秩序比较良好,但油松以南的片区交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混乱,电单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行驶非常严重,希望加强交通综合治理,提升城市交通文明程度。

  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大民生建设和保障力度,其中文体设施方面吸引不少政协委员的关注。

  区政协委员李豪表示,除了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开工建设大浪文化艺术中心等场馆一批大型文体设施”外,建议加强城中村、社区小型文体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一些短平快的文体设施小项目,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体资源。

  区政协委员王国涛则关注到鹭湖社区文体设施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他希望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梳理,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公共小型文体设施,提高片区文体设施资源供给,同时整合社区问题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社区文体资源的利用率。

  “地名也是文化软实力。以前鹭湖社区叫‘横坑社区’,改成‘鹭湖’后,感觉这片区很有文化感,居住环境也得到提升。”区政协委员李渝忠表示,根据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的目标,建议有关部门梳理区内带有“坑”“岭”“田”的地名,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对其进行适当优化或更改,提高其文化底蕴。

  近日,民政部举行2021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据民政部门户网站发布的文字直播,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司)副主任贾维周在发布会上简要通报了民政部2021年一季度相关工作安排。

  其中,在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方面,贾维周通报,“审慎审核行政区划调整事项,推进《地名管理条例》修订,指导地方做好省级地名信息库建设试点,积极地推进标准地名图录典志和行政区划简册编纂出版,启动冀晋线日,民政部召开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2020年民政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时提到,“审核完成12项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另外,会议部署2021年民政重点任务时也提到,“要深化专项行政和社会事务管理改革,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以“古韵”为线系统考察。衢江区先后组织并且开展唐代“清皎湖”、“神塘”、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杨村”等古地名考察活动;组织参加高家镇省级非遗“杨炯出巡”、举村乡“立夏祭”、浮石街道“过小年”等民俗节庆采风活动。通过考察遗存、查阅谱牒等文化资源,考证衢州地名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为今后古地名的申报工作打下基础。

  以“乡愁”为题深入实践。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主题实践活动,共收集包括地名在内的各类“乡愁记忆”57000多条,实施200多个包括地名故事在内的文化文艺项目,编纂乡愁文化丛书15部,这中间还包括以地名为书名的《樟树潭》《乌溪江放歌》,引起广大干部群众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强烈共鸣。

  以“家谱”为轴全面摸底。组建由全市有名的谱牒专家构成的10人研究小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家谱调查摸底活动,涉及姓氏64个,并刻录成盘、翻印成书。此项活动一方面对各类古家谱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充实了“衢江区乡愁库”,另一方面通过家谱发现一些衢江地名来历、存续过程,也为该区历史背景和文化研究和各类志书的编纂奠定了基础。

  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后建立“衢江区第一批和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收录传承500年以上的特色古镇1个、古村落28个、古文物8个、古寺庙5个、河流1条;“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收录各具特色的古村落14个。对上述古地名将予以重点保护,原则上不允许更名、消名。确有必要更名、消名的,应履行更名程序,广泛征求群众和有关部门意见,并组织有关专家充分考察、论证,以此分批分类将古地名保护工作推向深入。

  完善地名更名废止评审制度。建立民意调查制度和专家论证制度,以防止“钦定地名”或因个人好恶而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同时,在遇到不得不废止的历史地名时,坚持“规模方面,保大舍小;知名度方面,保高舍低;年代方面,保长舍短;品位方面,保雅舍俗”的根本原则,最好能够降低废止数量。对已经废止的历史地名,主要采取载入《衢江区地名志》《浙江省标准地名词典》《衢州地名故事》等方式来进行保护,最大限度地记录并反映历史地名的相关信息。

  健全新生地名管理应用制度。在新地名命名中,重点处理好历史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既注意传承历史文脉,又吸收时代元素,使新地名既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借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强劲东风,本着“边摸底、边整治”的原则,加大对不规范地名的清理整治力度,共调查出“有地无名”道路83条、桥梁2座,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加快实现了地名标准化。

  巧借普查东风广泛宣传。印发《衢江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在网站上开设地名普查专栏,定期宣传地名普查和地名文化知识;利用社区广告栏、乡镇(街道)和各行政村宣传栏3个阵地张贴地名普查和地名文化知识宣传单320余张;依托区政府行政大楼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地名普查和地名文化知识宣传标语;依托《今日衢江》报刊,不定期刊登地名普查宣传和地名文化知识标语。多管齐下,不断浓厚全民参与地名普查的氛围,慢慢地加强群众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举办巡回展示系列活动。开展为期60天的“让地名说话、讲衢州故事”活动展板巡回展示活动,内容有地名常识、古邑名沿革、古镇(古村落)宣传、衢州地名故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等。此次地名文化“进场馆、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深受欢迎,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度极高,取得了预期效果,为推动地名工作、弘扬地名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氛围。

  拍摄专题视频全国推介。紧抓“美丽中国·地名寻梦”全国地名文化短视频评选活动的有利契机,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精选3个古村落为拍摄对象。同时,在文稿撰写中注重加强历史沿革和古景、古诗词、古神话的融合,在短片制作中注重加强文字、图片和声音的结合,真正将其打造成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精美短片。在全国地名文化短视频征集和展播活动中,该区的《浙江省:千年盈川、古韵妙生》短视频从参评的800多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

  18.聚焦 民政部通报2021年一季度工作安排:将审慎审核行政区划调整事项

  此前,2020年7月29日,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贾维周在民政部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当年二季度,“区划地名管理方面,稳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10个地方开展了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逐步优化城市市容市貌,提升精细管理上的水准,1月13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了《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市容秩序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做好春节前后市容秩序相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道路乱设指示牌等专项整治行动。按照一周时间安排,对除交通、地名、旅游、公厕指示牌以外,主次干道两侧的各类违规设置的指示牌进行集中清理。

  交通指示牌在给市民提供道路信息方面起到了非常大作用,但是私自设置仿交通指示牌,不仅违反市容环境的相关规定,还会因遮挡正规交通标识而影响行驶安全,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为明确整治标准、整治类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推进会议,以会带训,组织学习《道路交互与通行标志和标线)、《地名标志》(GB17733-2008)等国家标准,明晰了正规交通指示牌和假冒交通指示牌的区别。各区迅速行动,拆除有序开展,此次道路乱设指示牌专项整治共拆除各类指示牌625块,其中假冒交通指示牌208块,落地指示牌206个,灯箱类、道旗类和其他指示牌211块,改善了城市容貌,实际做到便利于民、服务于民。

  近日,辽宁省民政部门与档案管理专业部门联合推动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经过全省民政部门和档案管理专业部门一起努力,6000多卷辽宁省地名普查成果类档案完成整理、验收、移交,由辽宁省档案馆收藏,将按计划继续开展档案数字化、编研工作,及时向社会提供地名标准化服务。

  从2009年末开始,辽宁省按照国务院部署,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到2018年6月全省共普查地名信息26.6万余条,完成了全部地名普查任务。地名普查结束后,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国家民政部要求,为高质量推进地名普查档案建设,省民政厅、省档案局、省档案馆密切配合,共同组织规范开展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建设工作。省民政厅、省档案局联合制定了《辽宁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细则》。档案建设工作中,全省民政部门与档案局、档案馆等部门紧密配合、联合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整理、制作、归档工作。围绕地名普查档案分类、整理、汇总、装订、移交等环节,沈阳、锦州等地选取部分县区先行试点,从中察觉缺陷并及时修正,少走弯路;加强专业指导、跟踪督导,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和信息通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质量和进度,实现了全省相关档案整齐划一,有序规范,科学归类。省民政厅、省档案局、省档案馆联合开展档案建设工作调研,共同完善档案标准、指导整理工作、组织验收和移交,全面完善地名档案资源体系,确保了工作目标顺利实现。经协同推进,全省共整理出地名普查成果类档案6411卷,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建设工作任务。

  在开展地名普查档案建设工作同时,辽宁各地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地名普查档案编研等地名普查档案转化利用工作,充分依托成果档案,编纂各类具有特色的档案文化产品。目前,全省各地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产品陆续形成并面世,向社会提供更便捷的地名信息服务,实现了地名普查档案作为地名信息载体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弘扬和繁荣优良历史传统地名文化,增强辽宁文化软实力。

  《苏州市标准地名图集》是苏州依照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要求,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标准化成果为基础,以苏州市10个县区及其所辖94个镇、街道为单位,按照图幅统一、信息统一、用纸统一、装帧统一的要求,历时2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项“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制出版工程,系统地反映了截至2020年3月底的标准地名数据,涵盖了全市主要陆地地形、水系、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地、建筑物等地名类别,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

  《苏州市标准地名图集》采取分幅、分集、合装的编印形式,这在苏州乃至全省的标准地名图领域属于首创,填补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空白,是一份难得的地名公共服务产品,是一套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查询标准地名现状的工具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