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党建宣传栏

新闻中心

儋州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是海南省人口最多,陆地面积最大的市县,是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目前正在申报为地级市。由于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洋浦保税区的设立,其经济发展提升为西部龙头地位。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受金融危机余震的影响,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格局在发生一些变化;从国内环境看,经济稳步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仍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发展的策略和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种大的背景,都对“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一五”以来,儋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重点突出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实施“一市双城三大功能区”发展的策略,以“一桥两路三区四镇”为抓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交通运输发展成绩非常显著,为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进步,交通运输必须先行。为此,依照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开展了儋州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对全市交通运输发展进行了规划。

  (一)国务院发改委2014年4月17日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线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

  (三)《海南省“十一五”及2020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海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方案》以及儋州市关于认真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四)《国家公路网规划》、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等。

  (五)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关于积极地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建议》。

  二、规划年限:2016年至2020年(“十三五”期),编制规划基础年为2014年,水平年为2020年。

  四、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国家、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指标任务。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习关于“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指导,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策略,积极地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满足儋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需要,而努力构建儋州现代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紧紧围绕儋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贯彻践行“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判断形势,科学设定目标,合理确定发展重点和建设项目,符合地区实际、最大限度地考虑衔接,具有针对性和可操可行性,注重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便捷和可持续发展,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地处北纬19°11′~19°52′,东经108°56′~109°46′。其东部与临高、澄迈、琼中县相邻,南部西南部与白沙、昌江县接壤,北部西北部濒临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市域东西长87公里,南北宽82公里,陆地面积301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56平方公里。

  2014年,全市人口104万,设16个镇283个行政村,近1千多个自然村。境内有4个国营农场、6个农林牧科研单位和两所国家级重点院校,1个省级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和保税港区,还有海南最大水利工程——松涛水库管理局。市政府驻址:那大镇。

  儋州市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海拔105米。最高点纱帽岭海拔752米。地形由海滨平原、阶地台地、山地丘陵三部分构成。有大小河流36条,水库湖泊33座。气候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3.2℃。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但也有干旱、台风、洪涝、寒流等自然灾害,尤其春旱较常见。

  儋州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开发价值的煤、岩、石、金属矿产和石油等10多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91%。热带珍稀动植物数千种。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港湾众多,主要有后水湾、儋州湾和洋浦湾。海鱼种类非常之多,盛产海参、珍珠贝等名贵海产品。

  儋州市是海南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种类最多的市县,既有绚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景点20多处。著名的有蓝洋国家森林公园、海南热带植物园、松涛水库、云月湖、金滩、银滩、鹭鸶天堂、龙门激浪、蓝洋温泉、鹿母湾瀑布、神头及英岛山石花水洞、观音洞、军屯花果园等。人文景观有东坡书院、儋州古城、伏波古庙、白马井古迹、宁济庙、桄榔庙、魁星塔、千年古盐田等。民众吟诗作对和“调声”风气盛行,素有“诗乡歌海、鱼米之乡”之美称。“调声”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市委市政府根据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的策略,按照国际标准,正在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岛中岛——海花岛。

  “十一五”以来,儋州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重点突出第三产业”,和深入实施“一市双城三大功能区”的发展的策略,以“一桥两路三区四镇”为抓手,努力克服要素瓶颈制约,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市社会经济呈现平稳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95.23亿元,比上年增长9.4%。201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12.1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29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62亿元,增长1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4亿元,增长16%。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1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4亿元,分别增长9.8%和12.5%。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17.79亿元,增长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39.19亿元,增长10.5%,各项贷款余额120.19亿元,增长36.8%。

  儋州市公路、水路、铁路交通运输发达。环岛(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公路、粤海铁路和在建的西环高铁四条省内大动脉贯穿全境,与县乡公路连成网络,四通八达。2004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55公里,到2014年底全市通车公路里程已达2392公里。特别是农村公路突飞猛进,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仅乡村道路通车里程达1653公里,而且几乎都是等级硬化公路。2013年道路客运量2015万人,货运量2266万吨。洋浦港已成为海南西部地区货运枢纽港,航线遍及国内沿海港口,面向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儋州机场已选址在王五镇,未来将成为海南西部重要的立体交通枢纽。

  儋州市交通运输局是儋州市人民政府管理全市交通运输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其职能有:贯彻执行交通运输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发展的策略和规划;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监督运输市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负责行业的统计、科技、环保、节能、减排、法规、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

  交通运输局内设办公室、道路水路运输科、公路建设养护科、政策法规科。下属单位有:交通管理总站、地方道路管理站、港航管理所等。

  本规划所指干线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即不包括乡道、村道和农林场以及园区内的专用公路。干线公路是公路网的主体,需要说明的是县道属于农村公路统计范围,但从在市县域公路网的作用意义上讲,县道应是县域干线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另外,从海南省目前的公路管理体制来看,县道属省厅管养,市县只管养乡道和村道。

  据统计,儋州市干线公里;省道5条161.946公里;县道13条285.67公里。按技术等级规划区分:高速和一级公路134.576公里;二级公路101.411公里;三级公路148.565公里;四级公路189.064公里。

  2015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规划的奠基之年。为了规划的衔接以及项目建设的延续性,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本规划有必要将“十二五”规划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情况做总结,未完成的将加大力度,争取在年末完成,个别项目确实完成不了的,纳入下个五个计划,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儋州市“十二五”规划新建改建干线公里。农村公路完成硬化工程479.579公里。截止2014年底,已全部完工的项目有9个,174.896公里,占规划里程的50.1%,完成投资343786.5万元。在建项目13个,预计2015年底可基本完工,尚未开工的项目有4个,将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完成。在完成的“十二五”项目中,环岛(西)高速公路、国道海榆西线公路的大修改造和洋浦跨海大桥的建设、投资主体为省政府统筹,其余项目为市政府财政统筹(详见附表2—2—1)

  儋州市干线公路网规划与建设长期目标是:到2030年,随着“两纵两横”“井”字布局加上洋万高速大通道的建成与完善,基本上完成市境内干线公路的布局和改造升级。使之能适应西部地区和中心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与综合运输体系的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配合,建成衔接顺畅、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干线公路网络,建成安全可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干线公路网络。近期即“十三五”的目标任务是:配合省交通运输厅搞好万洋高速(万宁—琼中—洋浦)和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儋州段的前期工作;配合搞好滨海新区的道路建设工程及与5条普通国省道约143公里公路的改造建设工程。

  “十三五”期间,规划提出5个干线公路项目需要建设和改造。其中为了分流那大至海口的交通量,新建那大至金牌公路1条,长53公里;对白洋线西培至白马井互通段进行升级改造,长37公里;对海榆西线公里、乌那线公里和美洋线公里等三条国省道的路面做改造。以上项目共新建和改造干线)。

  本规划所指农村公路,包括乡(镇)道、村道(行政村、自然村)以及农林场道路。即不包括县道(含)以上公路。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很看重“三农问题”,从“十五”规划开始,各级政府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提出了“修好农村公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了柏油路和水泥路”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理好、运营好。”海南省自2006年起就在全省掀起了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高潮,至2014年底全省完成通畅工程15300多公里,基本实现了行政村通水泥路,惠及400多万农民出行。

  儋州市农村公路发展迅速,成绩非常显著。2004年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只有1455公里,而且等级低,砂土和未铺装路面的公路占总里程的90%以上。截止2015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818.32公里,而且全部为硬化路面。通畅率为:镇、乡、场部100%,行政村 %,自然村 %。

  存在问题:“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项目建设,农村公路、县道砂土路改造,市配套资金没有落实到位,延缓了项目进展。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更为突出,难以做到有路必养。

  2、由于资金问题,以往不少农村公路建设路面窄,仅3.5米宽,会车难,配套设施不完善。

  3、有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干道、站场建设遇到涉及征地难,拆迁难问题,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甚至搁浅。

  4、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量的一直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和滞后。

  儋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到2030年,以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适应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农村公路村村通畅、路路安全,“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城乡交通一体化,路网信息化、服务人性化,为群众提供更方便、舒适、快捷的交通服务。

  “十三五”期,儋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是:2015年续建“十二五”还没完成的项目,保证年末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项目。至“十三五”中期,全市100%行政村、50%自然村村村通畅水泥路,并着力推进部分重点乡村道路加宽改造升级,同时打通断头路,改造一批危桥,新建一批桥涵;至“十三五”末,全面实现自然村、农场区队村村通畅工程,农村公路建设由量和质并重发展,实现由追求通畅建设向建管养常态化、规范化转变,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为实现长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能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十三五”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的安排与调整是关键。因此,计划安排44个通畅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总长度141.4公里、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克服了往年只建3.5米宽路面过窄,难会车的农村公路弊端,总投资约8057万元。年度项目完成后,能使106个自然村33784人口受益。

  “十三五”规划全市安排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含列养县道、乡道、村道以及部分退场归队道路)项目600个,1718.4公里,改造危桥46座1798.3延米,改造渡口桥梁2座,1324延米。(详见附表3—3—1农村公路(县、乡、村道)“十三五”建设规划项目表)

  上述项目估算总投资约53.6亿元。规划项目完成后,预计至“十三五”末,全市累计通畅自然村硬化水泥路达1293个,通畅率达90%以上。

  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基础服务作用,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十一五”以来,儋州市道路运输业发展迅速,公、铁、水(含洋浦)综合运输体系网络和服务体系已具雏形。

  目前,全市经营道路运输企业225家。其中客运公司4家,经营线辆;出租车公司6家,出租车362辆。

  货运公司和个体运输业户212家,拥有大、中、小各类货物运输车辆3460辆,客运站6个,机动车维修企业135家,汽车检测站2个,驾校6所。2013年完成道路客运量2015万人,旅客周转量81862万人/公里;货运量2266万吨,货物周转量109060万吨/公里;2014年起全国统一按交通部修改的新的统计口径,2014年全市完成道路客运量为927万人,客运周转量为54922万人/公里,货运量为487万吨,货物周转量为40346万吨公里,与上年比实为增加。

  备注:2014年修改了统计口径。因此14年数据值降低。用新口径推算13年的数据为客运量900万左右,客运周转量53310万公里左右,货运量468万吨左右,货运周转量37707万吨公里左右。

  “十三五”期道路运输发展目标:围绕“一市双城三大功能区”的发展的策略,逐步提升道路运输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以滨海新区为示范城,争创绿色交通城市(建设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枢纽、推广绿色运输装备),建成便捷、高效、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和以现代物流为主体的货运体系。合理调整客货站场布局,基本形成公路与铁路、港口枢纽衔接,做到城镇及重要经济开发区有站场,农村有候车亭、牌。运输装备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实现节能减排、舒适便捷型客运车辆的更新换代。继续推进城市、城乡、镇村基本公共体系一体化,公交优先城乡均等的发展的策略。到2020年,全市道路运输业总体上能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基本满足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为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预测,儋州市至2020年全市道路运输客运量将达3000万人,货运量达3500万吨,道路运输能力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满足全市人民生产生活的要求。

  站场是运输线的终结点,是服务于公众出行和货物集散的公益通基础设施。儋州市交通主管部门依据海南省西部“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市双城三功能”和“两镇两区两园两路”发展的策略,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提出“十三五”期间对全市客运站和物流区进行如下规划调整和布局方案:

  那大城区现有客运站三个,其中二级站1个(海汽总站发往省际、海口及各地市县班线个(北站和西站主要发往市内各乡镇班线)。

  目前,随着城区建设的逐步扩大,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位于城市中心的汽车总站站址和规模已明显不能够满足发展的要求,因此,本规划建议搬迁,拟选址在美洋线体育广场至西联路段,规划用地200—300亩,建设规模为一级客运站,保留省际和发往海口及其岛内市县班车客运功能。那大城区内仍保留2—3个短途客运站,均为三级客运站,即现有的北站和西站。同时根据自身的需求,也可以在总站搬迁后,将原址改为市内的短途客运站或公交总站。同时也可优先考虑另建一个东站。

  白马井是“一市双城”的新生城市,是滨海新区的龙头,海花岛建成综合旅游岛后,白马井必将城为儋州的第二大城市。随着西环高铁的开通。规划利用白马井高铁站建设一个一级枢纽型客货综合运输站场,建设规模用地300—500亩,客运站前广场、候车厅、上落站与火车站一体建设,实现零距离换乘。

  西环高铁开通后,同时还规划建设光村银滩客运站和海头客运站,分别与高铁站出口对接,客运站规划用地100亩,建成三级客运站,站前广场、候车厅与火车站一体建设,实现零距离换乘。

  随着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的建设发展,城乡公交、镇村公交线路也必然延伸到农村,因此“十三五”期建设与公交车线路相配套的城乡客运站、公交站场及候车亭牌势在必行。除那大、马井重点城区建设专用公交车站场外,有条件的镇政府所在地建设客运站、公交站、兼农村物流场站,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建设候车亭(兼物流村邮功能),一般自然村设候车站牌,所需用地和资金各级政府协调解决。

  鉴于小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停车是现代城市一大难题。“十三五”期,那大、马井城区应结合旧城区改造拆迁或建设高楼大厦的同时,规划建设若干个高层、地下专用停车场,以缓解停车难问题。

  公共交通是道路交互与通行运输非常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省厅和市政府十分重视,“十二五”末已分别在海头镇和那大镇开展农村公交和城市公交试点工作,并取得成功。

  《儋州市2016—2020年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也已编制完成,待通过后按其规划文本实施(详见《儋州市2016—2020年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儋州市2016—2020年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是依照国家交通部和海南省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积极地推进城市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结合我省和儋州市的实际,反复与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部门调查论证,并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编制的。《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儋州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任务和布局模式等。

  提升公共交通引领城乡发展能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任务是:实现全市道路客运公交化,使其任何地点都可乘坐公交车到达;提供全市公共交通综合服务,使其车辆故障应急救助便捷,全市公路(含镇村公路)全部得到养护管理,陆路交通运输主要工作落实到乡镇村落;构建全市公共交通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企业自律,镇村监管,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监控、执法和全社会监督评价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全市交通运输市场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①完善那大城区公交:保持现有17条线路(可作个别调整),车辆由原有149辆调整为130辆以内。

  ②发展马井公交:城区现有1条线条线辆车:排浦经海花岛、马井至洋浦;峨蔓经洋浦、马井、海花岛至马井高铁站;排浦经海花岛至马井高铁站。镇村公交拟开通6条线辆车。这样马井区域公交线辆公交车。③开通镇村公交。拟安排每镇6条公交线辆车,全市镇村公交拟安排线辆。

  改造短途班线车线路为公交车线路,实现重点城区公交与镇村公交无缝连接。改造时保持原有24条线路不变,车辆由原有177辆基数上增加一倍至354辆。⑤开通专线公交。一是开通那大至马井、洋浦城间专

  公交;二是开通市内旅游专线公交;三是根据高铁和机场建设进度,开通那大及有关乡镇公交车专线等等。按照上述规划布局,全市合计安排公交线辆。(3)规划资金筹措

  经预测,“十三五”期间儋州市完成规划目标和布局,新增公交车辆在原市内客运车辆的一倍以上。社会资金购置车辆装备、站场建设及维持公交正常运行等,资产金额的投入最少在6亿元以上(有关测算数据见“儋州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文本后附表)。资产金额来源主要靠市场运作,行业协调,经营公司自筹资金来实现。同时可充分的利用国家政策和地方财政支持。按现行政策“十三五”期国家政策补贴的各种资金约达

  针对目前货物运输市场站场的分散、混杂、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按照《儋州市城市总体设计(2011—2030)》和市政府关于“一市双城三大功能港区”区域发展的策略,将儋州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发展平台。为加快我市社会物流、工业物流、港口物流和农产品物流等发展,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公司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本规划提出:在已规划的“王五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基础上,打造“洋浦—儋州”现代化综合物流产业中心园区。该园区依托洋浦港、高铁高速(西环高铁、G98环岛高速公路)、规划的洋万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儋州机场贯穿其中,交通优势很突出,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园区的核心地带。

  第三节 道路货物运输、维修、驾培市场规范整顿措施相对于道路客运市场而言,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货物运输市场、机动车维修市场、驾驶员培训市场都是开放性的,只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控准入。目前,儋州市现有汽车货运公司225家,各类营运车辆1万余辆,其中客运企业13家,客车(含公交、出租)917

  /公里,货运量487万吨,货物周转量40346万吨/公里。(按交通部新修改的统计口径,数字比上年减少,但实为增加)。维修企业135家,其中二类8家,三类专项127家,取得二级维护资质的二类维修企业6家。驾校6所,教练车445辆,教练员531名,年招学员26000多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壮大,儋州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当地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社会的不断进步,运输保障能力也应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针对目前运输装备落后、市场管控能力和手段较差,存在“黑车”“黑户”冲击市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十三五”期主要采取如下整治措施:一、货物运输市场整顿规范1、以安全行驶为条件,严格准入和运营年限的控制,逐步淘汰老、旧、超标车辆,更新节能减排安全达标车辆。2、推行个体运输户融入公司化管理,用现代化物流企业发展占领货运主市场,建立货运站场和专门产品交易市场连带运输市场,市场建设可通过招投标吸引物流或货运企业投资。3、严格执法,采取转型改型调整运力结构相结合、逐步取缔三轮摩的拉客、打击“黑车”,严禁货车超载超限等违章行为,净化货物运输市场。4、按照《道路运输条例》,整合全市维修市场。打算在那大组建1家一类维修企业,满足儋州市机动车大修市场的需要。别的企业规范整顿。

  个分校(报名点),很不规范,学员投诉多。按新规定,驾培市场将放开,计划拟引导重点乡镇驾校搞起来,取消不正规、不规范的驾培机构和报名点,保留的要达到三级标准。

  海南西环铁路在儋州市境内段长约50公里,设儋州(那大)和八一两个火车站。铁路线路已开通运营多年,但在儋州市境内没有发挥作用。根本原因是两个车站的站前广场征地问题和进出站道路问题没解决。因此,至今为止,全市铁路运输量几乎为零。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海南工业的龙头,洋浦港是面向北部湾,面向东南亚地区的航运枢纽,其腹地儋州市必将成为庞大的物流基地和进出口加工基地,重点发展承接洋浦产业延伸的下游产业。根据《洋浦港总体设计》在港口集疏运量预测中,到2020年公路年运量为1542万吨,其中必不可少适于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如化工、石油、橡胶、水泥及农产品等。如有铁路开通,预计铁路年运量应在300~500万吨。

  根据海南省跨海办(铁路办)《关于征求“十三五”期间海南铁路发展建设意见建议的函》,为了加快实施儋州“一市双城三大加能区”发展的策略,突破儋州市没有铁路运输量的历史,本《规划》提出建设两条铁路项目规划:(一)洋浦支线货运铁路。即从既有海南西环线儋州站接轨,两跨牙拉河,向西经西联、东城、中和后到达洋浦(盘龙),线亿元。该项目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方案初稿,拟于期内开工建设,建议启动前期工作。(见儋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示意图)(二)那大至洋浦城至铁路。线路从学院环路东站出发,向西顺沿规划的洋万高速公路,经大星、规划的儋州机场、王五、新州、环新英港至洋浦港,线路全长 公里,概算投资 亿元。该项目主要是连接那大—滨海新区—洋浦(两城一港)功能。同样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方案初稿,拟于期内开工建设,建议启动前期工作。(详见儋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示意图)。

  (三)“十三五”期规划解决与铁路客货运输站场连接公路和桥梁的建设改造项目:1、2016年开通西环铁路儋州客运站;2、2016年改建完成东成至光村公路,解决西环高铁银滩站对外交通问题;3、2017年底前建成珠碧江大桥,解决昌江地区来往西环高铁海头站的交通问题;4、2018年底前改建完成西环铁路八一站出口路,同时开通八一货运站。(以上公路项目列入本规划的第

  儋州市海岸线平方公里,港湾众多。陆地上有全省最大的松涛水库以及30多条大小河流和湖泊。其中洋浦港是海南省重要港口,规划可利用自然岸线多个。航线涉及我国沿海主要港口,面向东南亚。该港口水运发展“十三五”规划,由洋浦经济开发区按照《洋浦港总体设计》负责编制。

  本《规划》主要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市双城三大功能区”发展的策略,结合儋州地区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在“十三五”期内对白马井港区以及境内渡口、渡船提出整合方案和开通三条航线的规划:

  一、儋州市现有水运企业3家,船舶 艘。全部靠泊在白马井港区不足2千米的码头和港池内。针对目前港区环境脏、乱、差现象,计划把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与儋州益联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合并重组,疏通航道,使码头能够很好的满足3000~5000吨客滚船靠泊,马井港内能容纳1000多艘大小渔船进港避风和后勤保障。

  (一)开通白马井至北海客滚船航线,由公司先期投入 车位,客位客滚船 艘;(二)开通白马井至三沙邮轮观光旅游航线;(三)开通白马井至越南客船航线。

  四、在光村后水湾投资建设英豪码头,该港口靠泊能力达到2000吨,基本功能为水产品加工港口。

  五、取缔“三无”船舶,把现有老旧渡船报废,集资建造安全、环保、舒适的新渡船。

  本规划经综合平衡,汇总涉及儋州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由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城乡公共交通规划、道路运输站场、铁路专线建设和水运航线个项目组成,建设规模约1971公里,投资达129.73亿元。

  新建改建三级以上客运站待设计预算。初期先投入建镇、村客运公交物流站亭、候车亭等。

  说明:建议中央和省级政府救助的标准为:旅游公路700万元/公里;一级公路560万元/公里;二级公路280万元/公里;县道130万元/公里;农村公路20万元/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坚持“政府为主导、分级负责、多方支持、受益企业投资”的原则,凡是筹划的运输装备、码头、船舶、铁路、经营性站场建设等大型项目,在做好可行性报告前提下,由政府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取有资质、有实力的投资者。

  3、交通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根据项目安排的轻重缓急,列出开工、竣工时间表,分工负责,监督项目的全过程,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4、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三分建设、七分管养”,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少、等级低、配套不齐全,加强管理和养护特别的重要。必须贯彻执行习关于“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指示,做到“三到位和三落实”,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持续发展。

  5、铁路建设、港口水运规划,建议尽快形成专题报告,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申报。